2011-06-14

機身防抖技術進一步發揮

趁 NEX-7 還未公佈,讓我發揮一下想像力,騰龍是 Sony 旗下的一家公司,她生產的鏡頭能夠在 Nikon 和Canon 的機身上實現自動對焦,那麼 NEX-7 的新轉接環能夠讓 C N 兩家的鏡頭實行自動對焦應該是可行的。

傳聞 A77 有 300萬像素的 OLED 觀景器,那麼 NEX-7 有同樣的外接觀景器照理也是可行的。

前年 Sony 已經擁有的 Phase Detector on Sensor 技術,會不會在 NEX-7 身上實現?這樣應該可以令NEX-7 的自動對焦能力提升幾倍以上。


還有雙重防震,NEX-3 和 NEX-5 都沒有加上 Minolta 的看家本領 - 機身防震,E-mount 鏡頭卻有了鏡頭防震,如果 NEX-7 有了機身防震,而且和鏡頭防震能夠共同發揮作用,防震效能會是多少?會是相乘還是相加?

還有還有,機身防震的技術是怎樣實現的呢?是利用移動感光器來抵消機身的震動,我猜現在她只是以上下移動來實現防震,好處是所有鏡頭都能夠得益,以前難以在膠片機的機身實現防抖,所以需要重複的在每一支鏡頭加入防震機制,除了加重了使用者的財政和身體負擔,也不環保。

如果把這個機身防抖技術進一步發揮,除了上下移動,還可以:

- 加大上下移動幅度,方便拍攝建築物
- 左右移動,拍攝全景風景最適合
- 90度轉動,不需要加裝手柄就可以拍人像
- 隨著水平線轉動,攝影師以後不用看水平線
- 向前傾斜,加大景深
- 向後傾斜,減小景深
- 前後移動,像 Contax AX 那樣利用機身對焦,我們用手動鏡頭就可以實現自動對焦

- 用以上的功能來拍movie更是無敵

Contax AX 的技術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了,現在的技術比起當年不知進步了多少倍,當時Contax 必須移動整個快門組件,而現在只需要移動感光器就可以了,重量和體積相差至少十倍吧?再過幾年,實現以上的技術的成本可能會到位,能夠達到推出市場的水平。移動感光器的機身對焦未必比鏡頭對焦慢,因為感光器的重量比鏡頭輕得多,對手動鏡頭的用家來說是天大喜訊!甚至對於持有 Nikon 或者 Canon 和其他自動對焦鏡頭的用家來說,多一個機身選擇也不是壞處。

Sony 是市場推廣高手,不像 Minolta 和 Contax 那樣是技術狂人,過於投入技術而把自己弄死,另一方面 Sony 在收購 Konica Minolta 的相機部門之前,內鬥嚴重,技術滯後,以致在各領域被對手超越,現在似乎只有影像部門有能力一戰,生死存亡,在於技術與市場兩者之間的平衡。



Contax AX 神奇的機身對焦:

 

No comments: